圖一
圖一:Pogacar 與 Pantani 裝備差異

Pantani 在 1998 環法創下貝雷高地的最速紀錄,2024 環法第十五站是皇后站,最後也是要爬上貝雷高地,Pantani 的紀錄一次被 GC 前三名刷掉。2025 年環法 Pogacar 在 Ventoux 與 Hautacam 也都拿下了 KOM,雖然 Riis 的 Hautacam 最速紀錄更快,但是因為隨後他承認用藥所以就不算,所以現在早期選手紀錄留下較多的就是 Pantani。雖然 Pantani 也曾經因用藥被禁賽,但至少 1994 年是沒有被檢出用藥,所以在 1994 年的紀錄拿來計算應該是沒問題。而且 Pogacar 也是在 2025 這一年內拿下這兩個路段 OM,當然整體路線安排雖然有差,但至少整體情況也是比較相近的。

一、貝雷高地(Plateau de Beille) 15.46 km/1227 m

我們先來看看 2024 年 GC 前三名在貝雷高地爬升的瓦數跟推力比,Pogacar 在該路段的表現是刷進了 40 分鐘內,而 Vingegaard 跟 Evenepoel 雖然沒進,但也分別刷掉了 Pantani 三分鐘與一分鐘。

表一:貝雷高地各選手完賽時間

時間
體重 (kg)
預估瓦數 (W)
W/kg
Pogacar 39:30 64 444 6.9
Vingegaard 40:38 60 407 6.8
Evenepoel 42:30 61 393 6.4
Bernal 1:05:34 60 243/250 3.9
Pantani 43:28 58 ?? ??

*Bernal 250 為公開數據

早期選手用車因為較重,所以大山站一定要使用輕量化的爬坡車,但是現在因為碳纖維的關係,所以空力跟重量可以兩者兼具。另外裝備也是有差,像衣服就差很多,早期選手車衣跟袖子都鬆鬆的,現在則是幾乎貼著身體不會有皺褶,光風阻就小很多,材質也好很多,這邊來詳細看一下兩者裝備差異。

點我贊助作者/Donate

表二:Pogacar(2024) 與 Pantani 裝備差異

Pantani 的裝備……
……Pogacar 的裝備
車重 (kg) 6.96 7.3
變速 54/44-11/23 50-44/11-34
曲柄長 (mm) 170 165
輪組 1600 g/ 10 mm 1452 g/ 50 mm
外胎 (mm) 21 mm tubular 28 mm tubeless
車架 Climb Al All-round C
把手 Climb Al Aero C
安全帽 Aero
衣服 Jersey+bib skinsuit
圖一
圖一:Pogacar 與 Pantani 裝備差異

雖然說 pogacar 裝備滿多是碳纖的,但整體來說還是 Pantani 的車比較輕,早期的低框輪組還比現在 50 高的碳纖輪組重,猜測應該是輕在飛輪和碟盤。Pantani 用 9 速的 Record 應該是比用 DA 12 速還要再輕,不過使用的齒比真的是超級硬。而輪框雖然是超低框但還是比較重,早期的服裝也不像現在這麼貼身,也穿較短的襪子,現在選手都穿空力襪。輪胎現在也是有無內胎的技術,所以現在幾乎看不到車隊在使用管胎,而在阻力上總重量越輕爬坡就越輕鬆。但職業選手即便是爬坡還是很快,所以現在大部分的車手會選擇空力。當然大環賽也不是只有爬坡,還有下坡跟平路,所以也選用較寬較重的 28 C,就個別部分來比較阻力的話。輪組不論是重量或是空力都是 Pogacar 用的較小,安全帽則是不戴風阻會比較小,當然大環賽也常常有車禍,而且現在也強制戴安全帽,大家都一樣,畢竟摔一次撞到頭就沒有下次了,所以阻力雖然比較大但還是要戴,穿著的部分當然也是連身衣+空力襪阻力更小,所以整體來說現代裝備可以讓風阻小很多。

表三:貝雷高地 Pantani 完賽瓦數預估

時間
體重 (kg)
預估瓦數 (W)
W/kg
Pogacar 39:30 64 444 6.9
Pantani 43:28 58 373 6.4
Pantani* 42:15 58 373 6.4

*為使用現代裝備的修正

二、Hautacam 13.6 km/1009 m

表四:Hautacam 一些選手的紀錄

時間
年分
W/kg
Bjarne Riis 34:40 1996
Pogacar 35:08 2025 6.26
Pantani 35:38 1994 6.39
Vingegaard 36:34 2022

2025 年 Pogacar 使用未上漆的 Y1RS 騎乘,重量只有 6.9 kg,所以就整體重量來說其實跟以前沒差多少,畢竟 UCI 6.8 公斤的下限也維持很久了。所以有人覺得我瓦數估出來很低,是因為我把空力的優化也考慮進去,還在用早期的空力數據我才覺得高估了。所以單純看推力比就不一定準,Pogacar 推力比搞不好也沒有 Pantani 高,不過反正都是估算,你覺得誰準就信誰。

點我贊助作者/Donate

表五:Hautacam Pantani 完賽瓦數預估

時間
體重 (kg)
預估瓦數 (W)
W/kg
Pogacar 35:08 2025 6.26
Pantani 35:38 1994 6.39
Pantani* 34:43 6.39

今年 Hautacam Pogacar 比 Pantani 快 30 秒,如果 Pantani 用現代裝備的話可以再快 55 秒,算起來的話 Pantani 就可以比較快。

三、風凸山 Ventoux 21.5 km/1610 m

表六:Ventoux 一些選手的紀錄

時間
年分
W/kg
Pogacar 54:31 2025 6.26
Vingegaard 54:33 2025
Iban Mayo 55:51 2004
Pantani 57:33 1994 6.28
Pantani* 54:42 6.28

而在 Ventoux 如果 Pantani 用現代裝備,則是可以快約 2:49,不過 Pogacar 在這快了三分鐘,當然會差這麼多主要還是因為,Vinegegaar 在 Ventoux 有跟 Pogacar 拉扯。而在 Hautacam 則是 Pogacar 獨走,所以 Pogacar 跟 Pantani 兩者比起來,個人覺得應該是沒有很明顯的差距。當然從這邊的計算也知道,風阻對於選手來說差異還是很大,在平均坡度 7~8% 的坡,空力還是能讓他們少約 3% 的時間。而且現在空力車也到了 6.8 kg 下限,在輕下去也沒意義。

四、爬坡車還有什麼優勢

今年 Pogacar 與 Vingegaard 幾乎都用空力車騎完環法全程,在風凸山還跑出環法史上最佳成績,當然對於選手來說選空力車一定比較快,即便不是 GC 騎空力車也是有。而今年環法第 13 站是爬坡個人計時,也是有選手選用即時車架一路衝上去,計時車架比爬坡車架重了快一公斤,當然也是用使用空力車架的,不過前幾名就沒看到使用爬坡車架的。我們也可以來看一下跟選手的差異,以選手來說還是可以用推力 6 爬完風凸山,但如果換成一般市民選手或普通人,推力只有 5 甚至不到 4 的,用爬坡車在風凸山就會快上幾十秒。所以對於非選手來說爬坡車優勢還是很明顯的,而且世界級的選手大概只有不到 1% 的人,剩下超過 95 % 的人騎輕量爬坡車還是比較快。

註冊並訂閱網站使用表現預估功能
註冊並訂閱網站使用表現預估功能

路段表現預估

圖二
圖二:空力車與爬坡車爬 Ventoux 的時間差

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瓦數就是一個重點,瓦數沒那個高爬坡輕量還是比較快,而且空力車就算真的可以到 6.8 kg,那花費至少要 20 萬以上,不過其實就是錢的問題而已,沒有錢就是你的問題。對於普通人會參加的賽事來說,也是有純爬坡賽的,像台灣的 KOM 就是一個純爬坡賽,而且一般人參加的賽事也不受 UCI 限制,你要騎 5 kg 的車也沒人管,像英國就有個短陡坡賽,參賽者的車還可能不到 5 kg。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說,爬坡車優勢還是有的,不過我自己還是會選空力車就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