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 R5 與 S5 在 2025 年的環法後也正式發表了,首先先來看看 R5 的幾何變化,可以看到把兩款 R5 疊起來車架完全重疊,也就說明車架幾何完全沒有差異,如果去看實際數字也可以說明這件事。

圖一
圖一:新舊 R5 差異
而 S5 對於幾何改變也不是很多,不過可以看到還是有一點點的變化,相同尺寸下前叉偏移多了 0.5 mm,五通也比較下沉 多了 2mm,後下叉看起來也稍為的往下移了,但是最主要的改變還是在頭管與前叉厚度。畢竟 S5 就是空力車 所以對於空力還是比較在意的,不過就官方的宣稱 S5 還是比舊款輕了 124 g,材料使用變多還能變輕 來看看到底是輕在哪。
圖二
:–:
圖二:新舊 S5 差異

點我贊助作者/Donate

現在除了車架跟前叉 座管跟把手也很多特規,以後空力車的車架組計算可能還要多加這兩項,s5 新把手把螺絲的部分捨棄掉變成真一體式,官方宣稱光把手就輕了 100 g,所以算下來車架跟前差只輕了 24 g,可以知道目前材料的改變可能也快到了極限,不過用量增加重量還減少算是不錯的表現。

圖三
圖三:新舊 S5 車把差異

那麼來跟 colnago 的空力車和爬坡車比較,可以看到就爬坡車而言 R5 還是比較輕的,比 V5RS 輕了約 60 g 左右,而空力車部份兩台重量就是差不到 10g,不過 S5 的座管可能比 Y1RS 稍微重些,所以在考慮到座管與把手,S5 大概會比 R5 重約 600 g 左右。

表一:四台車子車架組重量差

車架 (g)
前叉 (g)
差異 (g)
R5 650 300
V5RS 685 324 +59
Y1RS  965 450 +465
S5  1036 388 +473

當然 Y1RS 本身也算是參考了許多車的設計,頭管前叉跟 S5 也差不多,但座管與上管連接處是斜的,用料比 S5 少了一點所以也稍微輕一點,而且也用圓座管也會在輕一些,但是風阻也會比 S5 再高一些。

圖四
圖四:S5 與 Y1RS 差異

而這幾年還法也幾乎是 UAE 跟 VISMA 之爭,除了車手較勁外,用車也是大家關心的一部分,就 POGACAR 的 Y1RS 環法用車來看,裝備就是圖片上看到的來到 7.57 kg,而 Vingegaar 的 S5 則只有 7.39 kg,先不考慮 pogacar 的車尺寸是否比較大,S5 上搭配單盤的 RED 加上 speed play,這兩個如果換成 9200 跟 shimano 卡踏,這樣就會比 y1rs 還要重了。而且 Vingegaar 用的飛輪也不會太大,算下來光是用 red 1x 就少了 100 多克,不過兩者重量其實還是差不多的,但就外觀我會選 S5 畢竟 Y1RS 設計太前衛了。

圖五
圖五:S5 與 Y1RS 重量差異
註冊並訂閱網站使用表現預估功能
註冊並訂閱網站使用表現預估功能

路段表現預估

最後一樣來看看 S5 跟 R5 爬坡的差異,這邊就用 R5 輕 600 g 去做計算,橘色線是車手重量 65 kg 去做計算,紫色線是車手重量 75 kg 去做計算,可以看到若是重量比較重的車手,用比較輕的 r5 會比較快,反過來則是 S5 會比較快。而在不同坡度來看的話,瓦數較低的車手選 R5 優是比較明顯,較高的話則是選 S5 優勢會比較高,這些計算數據就給大家當作購車參考。

圖六
圖六:S5 與 R5 爬武嶺差異
圖七
圖七:S5 與 R5 爬坡差異